木結構(橋梁)模型設計承重賽
?蔡 偉
【活動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知道不同造型的橋梁及特點。
2.初步了解平面示意圖畫法。
3.學會正確畫出作品的示意圖和結構圖,理解設計的一般過程。
4.初步學會從作品的功能、結構、工藝三個方面進行作品設計。
5.初步學會按圖制作作品,初步養(yǎng)成技術素養(yǎng)。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觀察不同造型的橋梁,初步學會用草圖表達自己的構思設計。
2.通過與同學的交流、評價,能夠對自己的設計進行反思,進行修改,完善和優(yōu)化自己的設計。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1.通過學習,提高學生審美情趣,體驗勞動創(chuàng)造美的思想情感,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
2.通過作品的設計、探究,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3.通過獨立或與他人合作完成作品設計、制作,培養(yǎng)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方案設計】
1、活動背景 :
技術課程中的通用技術課程,是對以往的勞動技術課程的一次質的突破,是本次高中新課程改革的重要亮點,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動手實踐能力的養(yǎng)成產生深遠的影響。學習了《技術與設計》,需要一次實踐的檢驗,木結構(橋梁)模型設計承重賽
2、參加對象:
高一同學廣泛參與
3、時間安排:
ⅹⅹ年3月至6月
4、活動準備
(1)器材:鉛筆、尺、量角器、剪刀、桐木條、美工刀、膠水等
(2)學生準備: 學習有關技術與設計的知識和方法。
【活動內容】
(1)了解規(guī)則,明確問題
(2)制定設計方案
(3)制作模型
(4)成果展示:測試、評估及優(yōu)化承重比賽
【活動過程】
一、了解規(guī)則,明確問題
靜壓承重具體細則:
1、指定材料為松木條,
規(guī)格:2.5mm×2.5mm×550mm,材料數量:12根。
2、制作完成的模型須能使80mm×80mm的承重臺(圖1)平穩(wěn)放置其中心處(公差±5mm;(圖2);無法放置者,競賽成績計為零。? 承重測試距離:400mm。
3、承重測試使用的支架(課桌)、測試裝置(包括承重臺、掛鉤、電子秤、承重容器等)、承重物,均由組委會統一提供。
4、 承重測試賽前,裁判員對模型進行稱重等檢測和記錄,大于規(guī)定重量22g的取消參賽資格。
橋梁違反規(guī)則現象
1、參賽者不得使木條有任何形式的平行重疊粘接,兩根木條之間的平行距離不得小于10mm。
2、參賽者可以對木條進行彎曲處理,但不得使用明火、化學方法進行處理。
問題:1、橋的造型和特點?
????? 2、影響橋的強度的因數有哪些?
????? 3、橋的制作工藝怎樣?
二、制定設計方案
1、學會收集
組織學生在課前上網瀏覽,并觀察收集家鄉(xiāng)的橋的資料,各組根據自己提出的設計要求,搜集有關資料,了解更多有關橋的功能及結構的情況。
2、學會分析
(1)要求學生能將所搜集的資料(文字資料和圖片資料等)進行下載,并相互交流。
(2)各組根據搜集的資料,用制定表格或文字的形式進行分析比較,尋求最適合自己模型制作“初步設想”的有價值資料。
根據自己的興趣與需求,獨立或尋找合作伙伴,填寫“初步設想”的表格。
?我這個模型是什么類型的橋? |
模型的造型是怎樣的?有哪些結構?相互是怎樣連接的? |
制作這個模型要用到哪些材料?需什么工具? |
? |
? |
? |
3、學會構思
1、平面草圖畫法
對自己的構思用草圖進行設計表達。
4、學會設計:
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組織學生交流,表達各自的設計意圖,相互指出草圖設計的合理性、新穎性以及提出可以改進的地方,通過引導和幫助,讓學生獲得好的創(chuàng)意進行“再設計”。
教師在學生確定構思中,可適當給予一些提示,使學生的作品更具有亮點,并及時對這個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加以分析指導,讓學生順利地找準設計創(chuàng)作的入口。創(chuàng)新是從設計開始的,學生通過活動,把最初的“初步設想”提升為“設計方案”,學會了用繪制草圖來表達自己的設計意圖,并通過交流,進行再設計,確定最后的方案
三、制作模型
1、討論模型制作的工藝過程,使學生對制作過程有一個基本的了解,熟悉制作的一般順序。制作模型所需要的材料和用途等。
2、引導學生在制作過程中進一步修改模型的設計草圖,并提請學生注意以下一些問題:
①模型各部分的連接粘合:橋面和拱架或斜拉索的交叉拼接、直角拼接和有角度拼接等等,請學生根據自己的設計進行制作,連接必須牢固;
②拼接時,一般按先橋面,然后按裝各部件和零配件的順序。
③模型拼裝好以后,還必須進行總體整形和外觀修正美化,做到結構科學合理,外觀美麗端莊。
說明: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注意及時對學生制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加以分析、指導,實現師生間的互動,通過多邊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合作能力,使學生的個性特長得以充分發(fā)揮。要求學生在學會獨立思考的同時還要充分發(fā)揮小組集體智慧,在關注自己的同時,也關注他人的學習,強化合作意識,創(chuàng)設一種多邊活動的互動氛圍。
四、成果展示:評估及比賽
1、學會評價
1、自評:請同學們展示制作好的橋梁紙模型,看看哪一組結構造型好,在展示和欣賞作品同時,向每組代表介紹所制作的橋模型的特點,交流經驗和感受。
2、互評:組織學生對被展示的作品分別進行評價,指出作品的合理性、新穎性以及尚可改進的地方,提出具體、實用、具有特色的改進意見或建議。對每組作品進行承重測試,并記下成績。
3、師評:堅持以鼓勵為主,允許學生對問題的解決提出不同的方案,引導學生從多角度評價,善于捕捉學生作品的亮點加以表揚。
2、學會比賽
比賽進行流程
1、參賽者出場順序由抽簽決定
2、參賽者入場并將橋梁按照圖3要求放置完后舉手示意, 裁判員開始計時, 參賽者在3分鐘內向承重容器內加入沙子增加橋梁的承重重量, 3分鐘內若橋梁出現斷裂以該參賽者最后一次成功加沙后的電子秤的顯示成績作為其最終成績; 若橋梁未出現斷裂則以3分鐘結束時電子秤的顯示成績作為其最終成績。
3、運動員完成添加承重物后須脫離承重模型和測試裝置,并舉手示意裁判員開始3秒鐘計時,3秒鐘內,模型未發(fā)生嚴重形變,該次承重量計入成績;不足3秒鐘模型即發(fā)生嚴重形變至斷裂的,視為承重失敗,該次承重量不計入成績。
4、在承重測試全過程,模型只可與支架的上水平面接觸,并不得加墊任何輔助物,違反者該次承重量不計入成績。
【總結反思】
本方案屬于科學與技術領域,技術與創(chuàng)新活動單元,通過做中學,學中做主題活動的形式,讓學生及時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創(chuàng)新意識,展示學生的風采,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欲望,讓學生不斷地投身于新的創(chuàng)造活動中去。
(本文發(fā)表于《科學大眾》2013年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