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中審視“閱讀”
?
江蘇省海門中學 ????邢延
?
【摘要】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教師首先應該是一個閱讀者,而且是有思考的閱讀者。本文結合自己的閱讀感受,談了對閱讀的幾點認識:閱讀是感性的,應該尊重學生的閱讀興趣方向;閱讀也是講方法的,這樣才能提高閱讀效率;閱讀的目的不僅為解題,更是為成才與成人。教師的閱讀感受越真切,對學生的指導才會更扎實更有效。
【關鍵詞】 閱讀 感性 方法 成才成人
現(xiàn)在是一個重視閱讀的時代,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正越來越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猶如植物生長需要水、陽光、空氣這些必需的元素,閱讀也是一個人成長的必需資源。閱讀幫助我們建構起屬于自己的獨特性格和精神版圖。
在不斷強調學生閱讀的今天,教師是否也應該投身閱讀、深入閱讀?當教師尤其是語文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講解“文學類文本閱讀”“論述類文本閱讀”“實用類文本閱讀”的所謂技巧、模式的同時,教師又有多少的閱讀積淀?在教師的閱讀中又有哪些屬于自己的閱讀的感受?
?
閱讀是感性的,尊重學生的閱讀興趣
所謂“閱讀是感性的”,就是指你所選擇的書,一般都是自己感興趣的,如果不對自己的胃口,即使是再好的書,讀者也會覺得味同嚼蠟,難以“下咽”。比如錢穆先生的《國學概論》一書,書是好書,但是拿到手里一看,豎排版,再加之內容艱深,因而閱讀的興趣不足,只好暫時“束之高閣”。而三聯(lián)書店的新知文庫系列的《顏色的故事》一書,作者維多利亞·芬利雖然不很有名,文章也長,內容似乎也是一般人不熟悉或者不很感興趣的,但隨便翻翻之中,頗有趣味之處,其中有很多大開眼界的講述,厚厚的一本書也能一下子看完,受益匪淺。
對于學生而言,誠然,我們有高中生課外閱讀書目的推薦,那些也是古今中外大量的名著,但是這種書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是感興趣的,如果一味以這些書作為學生的必讀書目,以命令或作業(yè)的形式硬性地規(guī)定布置,學生閱讀、學習的興趣有多少,效果又有多少?
對于一個起始年級的學生而言,在閱讀之初,教師首先要給他們打開一扇閱讀的大窗戶,盡可能多的給他們介紹一些豐富多彩的、涉及門類眾多的書籍,讓他們在廣泛的書目中選擇閱讀,你可以對經(jīng)濟感興趣,你可以喜歡看傳記,你喜歡古典文學,我可以給你推薦詩詞,更向你介紹傳記、詩論和小品文等等,你也可以關心體育,由報紙雜志到更開闊的體壇風云錄……
蘇教版教材的編排,也充分體現(xiàn)了對文本的尊重,對主題的重視?!跋蚯啻号e杯”“獲得教養(yǎng)的途徑”“月是故鄉(xiāng)明”等專題,都是將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作品根據(jù)主題歸并在一起,這就意味著閱讀的指向更多地側重于文本對于讀者的思想上的指導、情感上的抒發(fā)乃至情操上的陶冶等等,而這些無不是感性的。在我看來,它不光是教材,是語文讀本,它更能給讀者思想上的啟迪與精神上的感召,甚至可以對學生的世界觀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書猶如春雨,它是“潤物細無聲”的。
教師一定要相信“開卷有益”,在教師的引領之下,讓學生被美文、妙文吸引,任何的閱讀都會給他們帶來收獲,給他們的心靈抹上豐富的色彩。
?
閱讀講究方法,提高閱讀效率
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中有“好讀書,不求甚解”一句,古人也有“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的說法,凡此種種都讓人感覺到閱讀是一個不很追求效率的活動,的確,閱讀不同于解題,從“讀什么”開始,它的目的性就不是很明確,而“讀到些什么”也是沒有一個明確的衡量標準的,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無法用一種簡單的標準化的模式來對學生的閱讀內容和閱讀效果做出一個“標準式”的評價,但是,在“讀什么”和“讀到些什么”之中,有一個“怎么讀”的問題,它其實是值得我們探究思考的。閱讀應該是有方法的,而方法是“悟”出來的。我們廣泛的閱讀不是目的,在廣泛閱讀的過程中,應該逐漸思考獲得些方法,這樣才使后面的閱讀更有效。因此,我們應該在學生精讀的過程中不斷地給予學生方法的指導。
以散文閱讀為例。在當代作家中有很多的寫作散文的高手,他們的作品往往在教材和各地的高考或高考模擬試題中出現(xiàn)。高中的學生不妨在廣泛涉獵的基礎上,挑選出自己喜愛的作家,對他們的作品進行精讀,在涵詠回味中不僅獲得情感上的滿足,更是有方法上的掌握。
比如對遲子建的作品《寒冷也是一種溫暖》的解讀,可以從這篇作品文本結構的角度進行分析,認識到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點,同時也體會到名家作品的妙處在于平凡敘述中有思考的亮點,看似不關聯(lián)的幾件事由思考得出的主旨加以組合,讓人讀后有意外的驚喜。遲子建講家鄉(xiāng)漠河的寒冷,講母愛的溫暖,講香港的暖和,也講異地的對家鄉(xiāng)的思念,更妙的是在文末寫及艾蕪先生的作品受冷落,但即便如此,“也讓人覺得親切”,“這樣的寒冷,又怎能不是一種溫暖呢?”這樣的筆鋒一轉,看似與上文的素材很不關聯(lián),但它的確也是一種抽象的“寒冷”與“溫暖”,不也是可以統(tǒng)攝在題目之下的嗎?
同時,通過對這篇作品素材的分析,也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寫家鄉(xiāng)的記憶?記憶往往由一刻、一瞬的一物、一覺勾起,遲子建寫“每日黃昏,我會準時去媽媽那里吃晚飯。我怕狗,而小城街上游蕩著的威猛的狗很多,所以我走在路上的時候,手里往往要攥塊石頭。媽媽知道我怕狗,常常在這個時刻來接我回家?!碑斈阕x著這樣的文字,是否也生發(fā)出你的記憶?腳踩泥土的沙沙的感覺、清粼粼的河水的冰涼的暢快、欸乃一聲的船槳聲、鄰家端來的一碗熱騰騰的餛飩……當我們打開自己記憶的倉庫,當你告訴自己不要再想那些陳舊素材,遲子建的作品告訴你有新的視角可以選取,那就是用“心”選擇自己的經(jīng)歷、自己的感受,而以往,你或許將它藏在很深的角落,幾乎將它遺忘?
此外,我們也可以從語言的角度體會學習?!凹依锏牟藞@到了這時節(jié)就是一個蔬菜超市,生有妖嬈花方的油豆角,水晶一樣透明的雞心柿子、紫英英的茄子、油綠的芹菜、細嫩的西葫蘆、泛著蠟一樣光澤的尖椒,全都到了成熟期?!边@一段文字中,對于田野的蔬菜作了一個形象的羅列,盡管是平常之物,但作者用了那么多形象的詞匯,使這些蔬菜可感、可愛起來,這就是語言的魅力,細細品味,也可以感受到這樣的妙處。
在對名家作品的精讀中,我們可以從文本結構中分析出寫作方法,也可以從字詞句章里挖掘含義理解,當我們廣泛地閱讀,如同在書山小徑匆匆邁步的時候,應該稍稍停駐我們的腳步,靜靜地欣賞下沿途的風景,用自己的心,學會從多個角度,來對作品做細細的研讀,我認為,老師自己在閱讀時的用心以及用心之后的思考,這些有價值的東西應該及時地與學生分享,在分享中其實也就是一種方法的指導,“方法”是在這不斷的閱讀實踐中漸漸清晰,成型。
?
閱讀中汲取營養(yǎng) ,提升語文素養(yǎng)
從一個現(xiàn)實的目標而言,閱讀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素養(yǎng),使他們在高考中能夠在語文這門學科上取得好成績。那么閱讀為了成才,為了高分,這話很實際,也是不無道理的。在高三的復習應考階段,我們也會有大量的閱讀,現(xiàn)代文的閱讀,但是,這樣的閱讀只有一個評價的標準,那就是20分的閱讀題會不會做,能拿幾分。從得分的角度出發(fā),教師往往不遺余力的、絞盡腦汁地指導學生答題的方法、思考的途徑等等,但很多時候會失望,會有力不從心之感。為什么?因為解題的方法是簡單的、命題的指向性是明確的也是相對比較固定的,但文本往往是變化的,學生盡管掌握了解題的方法,但是讀不懂文本,所以脫離文本的任何指導都是無效的,或者說收效甚微的。而要在高三階段現(xiàn)代文閱讀這部分拿分,拿高分,讀懂文本是最主要的。而這樣的目的,不能只靠高三的復習指導,靠的是小學、初中以及高一高二的閱讀的積累與閱讀過程中方法的掌握。
而一個更長遠的目標,應該是“成人”。高中階段的學生還處在一個世界觀的形成階段,他們對世界的認識是狹窄的,他們所獲得的感性認識也是極其有限和淺薄的。而閱讀卻能帶他們走進一個廣闊的世界,通過多看多想,從而形成自己的認識,構造自己的心靈大廈。
《顏色的故事》一文的作者維多利亞·芬利,并非一個專業(yè)學者,她跋山涉水逐一查考每一種顏色的來龍去脈,親手獲取各種顏色的第一手資料,不厭其煩分門別類地追本求源,這種老老實實的科學精神,與中國傳統(tǒng)的騷人墨客、儒生雅士的認識世界的態(tài)度迥異,現(xiàn)在的我們,難道沒有一點啟發(fā)嗎?當學生為之震撼、對此思考的時候,不也是他在建立自己對世界的認識嗎?而讀《明朝那些事兒》,一方面讓人跟著“當年明月”的敘述,了解了更多更全的明朝歷史,另一方面,我們也會不時地被作者對歷史的嶄新的審視角度所折服,“歷史是千百萬人的歷史,是大家的歷史,每個人都有解讀歷史的權利?!辈幻?,不迷信,像魯迅先生在《拿來主義》中所說的“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像契訶夫所說的“不管大狗小狗都有叫的權利”,我們在掩卷之余,不也應該想想這些問題,不也應該告訴自己也要有獨立思考的意識和能力,展現(xiàn)自己這個獨一無二的“人”的思考的價值嗎?
?
赫爾岑說:“書是行將就木的老人對剛剛開始生活的年輕人的忠告……種族、人群、國家消失了,但書卻留存下去?!鼻叭藢⑺麄兊囊磺邪l(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濃縮在書本中,作為歡迎我們的禮物,同時也是交班的囑托。閱讀是個無窮盡的工作,閱讀也是一個不斷充滿驚喜與收獲的過程,“腹有詩書氣自華”,我們首先要做一個愛讀書的老師,然后用我們的經(jīng)驗、我們的感受引領學生的閱讀,興趣是閱讀的基礎,而努力是閱讀能力提高的助推劑,我們的閱讀不僅為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讀書更是能決定一個人的視野,知識、才能、氣質。北大謝冕先生說“讀書人是幸福人”,讓我們在閱讀中和學生一起做幸福的人吧。
發(fā)表于《語文教學之友》2013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