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04月20日08時02分,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北緯30.3度,東經(jīng)103.0度)發(fā)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
??? 本次地震震中位于龍門山構造帶南段斷裂帶。2008年0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震中位于龍門山構造帶中央斷裂帶。關于兩者的關系,雅安地震是不是汶川地震的余震,目前學術界尚未達成共識。
(圖片來源于搜狐新聞,但是經(jīng)過查閱,中國地震局在2009年05月07日發(fā)布的《汶川8.0級地震的震源深度》一文中提到汶川地震的震源深度為18.66±0.49 km,并非10公里。詳見http://www.cea.gov.cn/manage/html/8a8587881632fa5c0116674a018300cf/_content/09_05/08/1241779378191.html)
?
地震相關知識:
1.震源深度:
??? 地下巖層發(fā)生斷裂錯動引起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位置叫震中,震源到震中的垂直距離稱為震源深度。同樣強度的地震,震源越淺,所造成的影響或破壞越大。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的地震稱為淺源地震。我國絕大多數(shù)地震為淺源地震。
2.震級:
??? 地震震級是描述地震大小的一種基本參數(shù),代表地震本身的強度或所釋放的能量大小。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小于3級的地震,人不易感覺到,只有儀器才能記錄到,稱為“小震”或“微震”;3-5級地震是“有感地震”,人們有不同程度的感覺;5-7級地震是“破壞性地震”,建筑物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7級以上地震為大地震,會在一個大范圍內(nèi)造成其嚴重的破壞。震級每相差一級,其能量相差約30多倍??梢?,地震越大,震級越高,釋放的能量越大。一個6級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于美國投擲到廣島的原子彈所釋放的能量。
3.烈度:
??? 通常把地震對地面所造成的破壞或影響的程度叫地震烈度。一般情況下,一次地震的震級越大,受影響地區(qū)的烈度也較大。但烈度不僅和震級有關,同時還跟震源深度、距離震中的遠近以及地震波通過的介質條件(如巖石的性質、巖層的構造等)等多種因素有關。我國目前使用的地震烈度分為12度,5度以上才會造成破壞。
??? 在工程上,人們一般用地震烈度來表示一座建筑物抵御地震能力的指標,而不用地震震級的概念。如抗八度地震,就是說建筑物能抵御地震烈度為八度的地震,而說抗八級地震就很不科學了。
?
(主要參考自:中國地圖出版社、中華地圖學社聯(lián)合出版的《高級中學課本 地理教學參考資料第一冊(試用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