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門中學——我理想騰飛的起點
崔維成
?
0 緣起
?
1 進海中以前初立志
我生于農(nóng)村,父母是普通農(nóng)民,小時候沒有人對我提任何人生目標追求之類的要求。那個時候?qū)ξ腋改竵碚f,目標似乎很清楚,初中畢業(yè)后回家種地?,F(xiàn)在回憶,如果說小時候與別的孩子有什么區(qū)別的話,就是愛學習、自尊心強和有毅力,充滿信心,這似乎是與生俱來的性格。
?
我生于一個不鼓勵學習的時代,小學時老師是從不布置家庭作業(yè)的,我父母白天也是不讓我做作業(yè)的,而是要叫我干農(nóng)活。但我基本上每晚都會自己復習白天的功課。經(jīng)常父母睡了一覺醒來,發(fā)現(xiàn)我還在學習,總是催促我早點睡覺。因為我熱愛學習,因此,成績在班上總是名列前茅。到了初二下半學期,國家恢復考大學制度,海門中學也被恢復為江蘇省重點中學。各個中學均接到通知,高中也采用憑考試成績錄取的制度,在此以前都是采用推薦的制度。我們的班主任老師告訴我們:“好好學習,如果能考上海門高中,也就相當于一個腳跨進了大學。”老師的話似乎對我身邊的同學沒有多大影響,因為他們覺得憑村辦中學的底子要考上海門高中是不可能的。而這一消息卻令我看到了改變命運的機會正向我走來,一個人生三步走的目標在我的心中悄然升起:第一步,考上海門中學;第二步,考上大學;第三步,成為一個科學家。而后幾十年的生命里程恰是我少年時代目標的驗證,為了這個目標,我傾注了我的全部精力。
?
有些兒時的記憶是無法忘懷的,大概四歲時母親帶我去上海親戚家玩,小孩之間吵架被罵“鄉(xiāng)巴佬”,對我觸動很大,心靈創(chuàng)傷激發(fā)了我發(fā)奮自強。大概八歲時,一次祖父和父親吵架,祖父對父親說,“你有本事的話就把房子還給我”,我父親就不敢吭聲了,我在那時就暗暗地下了決心,將來長大后成家立業(yè)不要用家里的一分錢。我也做到了這一點,現(xiàn)在只想回報父母而不喜歡接受父母的饋贈。我剛進海門中學時,也感受到城里同學對我們農(nóng)村同學的輕視,因此,在當時也給了我不少學習的動力。恰如羅曼·羅蘭所說:“累累的創(chuàng)傷是生命給予你的最好的東西?!爆F(xiàn)在回憶這些也是為了感恩,如果我沒有他們的激勵,過去的人生可能就不會有如此充足的動力。
?
為了考入海門中學,我必須發(fā)奮學習。當時我所在的村辦中學(海門市三陽鎮(zhèn)永平村啟永中學)在考高中前一個多月就放假了,放假后,我了解到臨村的一個中學(三陽鄉(xiāng)保民村文化中學)要晚放兩周,我就自己跑到文化中學校長辦公室,自我介紹并提出想在該校初二班插班兩個星期,得到了熱心的校長和班主任老師的大力支持,馬上為我安排了插班。我搬了個小凳子放在教室里就做起旁聽生來,那個年代既不用找關系,也不需要交費。那個班的老師們也都很照顧我,他們都會用各種方式讓我與這個班的同學交流學習。我的作文不像別的科目自信,時好時差。到了新班寫的第一篇作文,語文老師認為很好,他把我的作文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念出來,并大大贊揚了一番,這給了我很大的鼓勵。經(jīng)過全力拼搏,最后也僅比錄取分數(shù)線高三分的成績勉強地跨進了海門中學的大門。
?
2 海中學習經(jīng)歷的回顧
在海中學習的三年時間雖短,但對我隨后的人生影響極大。整個三年的學習生活如同軍營,早晨出操,早自習,吃早飯,上課,吃中飯,午休,上課,吃晚飯,晚自習,睡覺,幾乎天天如此,但對我而言,如下幾件事讓我印象深刻。
?
2.1 摸底考試
由于入學的新生是從全縣各鄉(xiāng)考過來的,基礎差別較大。老師為了更好地進行教學,在我們?nèi)雽W之初搞了一次摸底考試,我當時分在六班,我們班的學生絕大部分都是從農(nóng)村過來的,這次考試的成績原則上不公布,只供老師教學參考。一次物理課下課后我偶爾從陳伯謙老師的備課本中看到我的成績是全班倒數(shù)第三,當時就感到很有壓力。那以后,每當別的同學在嬉戲、休息時,我就靜靜地坐在桌子邊,不停地學習和復習。因為家境貧寒買不起參考書,就利用別人午休的時間借來看或抄一些題目其它時間做。經(jīng)過這樣的努力,在第一次期中考試中,我的成績便躍居全班總分第一。隨后的高中學習階段,我一直保持在班上的前幾名,這為我考上大學奠定了基礎。認定目標后就全力以赴的性格現(xiàn)在依然。
?
2.2 艱苦學習
海中學習階段的生活對我而言是比較艱苦的。我父母都是靠種地謀生的農(nóng)民,家里有兄弟姐妹四人,我是老大,妹妹只比我小1歲,兩個弟弟再各小兩歲。我考上海中住校后,一個月10元的生活費對父母而言是一筆很大的開支,因此,第二年我妹妹考上三陽高中后,為了支持我的學習就放棄上學了,與父母一起勞動,保證我們?nèi)齻€兄弟的上學。后來我的二弟崔維兵也考入海中,也從海中走入清華,這也算是對我妹妹和父母所作犧牲的回報。在這種情況下,我除了要10元必須上交的伙食費外,就不能再向家里要任何額外的錢了,因此,我三年之中自己沒有花錢買過一本參考書,要看都是向同學借。學校提供的伙食實際上根本吃不飽,有些同學從家里帶了一些吃的東西或他們的家長經(jīng)常送一些東西來,也經(jīng)常給我一點。因此,在這一階段,得到同學的幫助是很多的,吃不飽的生活一直延續(xù)到大學畢業(yè)。
?
2.3 老師兢業(yè)
我們是海門中學恢復省重點中學以后招收的第一屆學生,當時陳象新校長提出一定要達到“文革”以前的高考錄取率,即不低于60%。為了這一目標,學校專門向江蘇省教委打報告,要求把兩年的高中學制改成三年,所有的老師也全身心地投入教學,老師想盡辦法讓學生多學、易學,找到好的卷子就讓大家做,把來不及在課堂上講解的難題的解答過程用卡片掛在教室里,讓同學們在課下看。到了高三,為了確保大家的睡眠,班主任毛宗柱老師的家盡管就在海門鎮(zhèn)上,也在我們的學生宿舍里安排了一張床鋪,每天晚上十一點左右巡邏,要求我們按時睡覺,每天早上五點半左右敲門,帶領我們出操,然后早自習。他可能最多就周日回家一趟。其他班的老師也是類似的。我們這一屆最終實現(xiàn)了學校的目標,與老師的辛苦工作分不開。有些第一年沒有考上,再復習了一年,第二年又有很多同學考上了,總的錄取率大概達到90%。
?
2.4失眠處理
由于背負著家庭的壓力,感覺到如果考不上大學,我如何對得起父母以及為我而放棄學習機會的妹妹,在高考前兩周出現(xiàn)了失眠的現(xiàn)象,晚上睡不著,白天上課沒精神。經(jīng)過了一周左右后,我馬上意識到,這樣下去肯定不行,當機立斷,減少復習時間,每晚9點我提前回宿舍睡覺,這樣經(jīng)過幾天的調(diào)整,我又可以正常睡覺了,到考試前幾天,睡眠保證得更加充分。從這一次事件中我體會到出現(xiàn)問題后冷靜,用理智的方法來解決十分重要,它也是我以后工作生活道路一帆風順的一條重要經(jīng)驗。
?
2.5 高考幸運
我高一和高二是在六班,高三文理分科,把我們班拆了作為文科班,我被分到一班,我在班上的成績在前十名以內(nèi),但不是最好的,在整個年級的排名可能要到40-50名了。高考時,第一天上午考什么科目忘了,但我記得拿起卷子把所有題目看了一下,覺得不難,緊張的心情一下子就放下了,一道題一道題開始做,做完后還有檢查的時間。整個考試下來,自己感覺發(fā)揮是正常的。唯一的是寫作文,我們考完后,袁儉生老師給我們講解,說這篇作為應該寫到四個方面就最好,我對了一下,他說的我一個方面也沒有涉及到,因此,我當時想,這次語文可能要不及格了。1981年是第一次嘗試在分數(shù)出來前填志愿,我當時估計總分在450分左右,因此,填的第一志愿是南京工學院,我們班的班長估計500分,填了清華。我們兩人因為都是色弱,能填的院系是很少的,因此,我們兩人都填的是土木系和力學系。最后分數(shù)出來,他450多,我498分,其主要原因是我的語文仍然得到了70分。我的總分在海門縣是第二名,我估計是海門招辦為了不浪費資源,暗中幫我們倆調(diào)換了志愿,結(jié)果我拿到了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我的同學拿到了南京工學院的錄取通知書。我至今仍不知這位好心人是誰,但他的這一好心為我的人生之路帶來了莫大的受益。借此機會,也向他表示由衷的謝意!
?
3 離開海中后的學習與工作體會
我剛?cè)肭迦A時,考分在班上算是中等的入學成績,但由于自己在海門中學養(yǎng)成的良好學習習慣,到第一次考試時就進入班上的前幾名,在我的所有經(jīng)歷中,我從不刻意求第一,但希望在前幾名之內(nèi),因此,一直不是為了考試而學習的。
我的大學五年過得很充實,學到的東西也很多。剛進來的時候有點不大適應,但是經(jīng)過半個學期,一切情況就開始好轉(zhuǎn)起來,我那時有一套自己的學習方法。在我的學習方法中,自主性學習占了很大的比重。對于老師的講課內(nèi)容,我一般是一個星期一小結(jié),一個月一大總結(jié),這樣學得很扎實。因此,我考試前就不需要再花時間復習,也從來不為考試擔心,覺得那只是一次很平常的練習。在別人準備考試的那兩個停課星期,我一般都是在看其它的書,學一點其它的知識,等到考前稍稍翻看一下自己的筆記就行了。這樣積累下來,大學里我利用那兩個星期以及假期不回家的時間學到了很多其它的東西。另外我學到了由學習轉(zhuǎn)向做研究的方法。我每次復習時,總喜歡由特例向一般推廣,對于所有的定理都作了推導證明,對于所有的假設都要思考為什么?是否最合理之類。比如說,我在學彈性力學時,書上有深梁受均布載荷的例子,我就想如果換成拋物線載荷,不知道是否還能用同樣的方法導出解析解,結(jié)果試了一下是可行的。我在自己的筆記本上推導出來了。有一次偶然翻看雜志,發(fā)現(xiàn)別人導出了線性分布載荷就在雜志上發(fā)表文章了,我就把我的結(jié)果寄給該雜志主編,后來也在那本《力學與實踐》雜志上發(fā)表了我的第一篇學術論文,這是在上大學時結(jié)合平時的學習完成的。這樣的推廣在我的筆記本上還有很多。我經(jīng)常問自己一些這樣的問題,老師或課本上出這個題目是要考我們什么?它現(xiàn)在的情況可能是簡單支撐的邊界條件,如果換成一般性的彈性支撐,結(jié)果又會是怎么樣?現(xiàn)在這個問題施加的是某種載荷形式,如果換成與工程實際更符合的載荷形式,結(jié)果又會是怎么樣?回答這些問題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在搞研究。這樣就培養(yǎng)出了看書或看別人的論文很容易發(fā)現(xiàn)問題這一能力,而以后的研究工作表明,這一能力對搞科研的人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我在清華本科學習期間學到的科研能力在英國留學期間得到了充分的證明。我本科畢業(yè)后經(jīng)英語培訓后直接去英國留學,先在帝國理工土木工程系,導師給了我一篇他們系里剛剛畢業(yè)的博士論文,是關于模糊優(yōu)化設計的,寫了250多頁,但我一看就基本明白了,很快消除了我對博士研究的恐懼。我自己選擇了“模糊數(shù)學在結(jié)構(gòu)安全評估中的應用”這一方向,每周一至五做大量閱讀,周末兩天寫一份報告,因此,幾個月下來就寫了不少報告。大概五個月后,我就挑了一篇自己認為有創(chuàng)新的論文送給導師,希望他幫助改改英語,然后能去有關雜志上發(fā)表,但一個多月杳無音信。我一氣之下,就提出轉(zhuǎn)學,八個月后就轉(zhuǎn)到布里斯托大學土木工程系,與新導師合作不到一個月,我們的第一篇論文就寄出去了,隨后第二篇,第三篇。其中的第三篇就是我送給帝國理工導師的那一篇。我的新導師在向系里其他老師介紹我時,總喜歡說我工作的節(jié)奏太快了,他都跟不上。跟新導師工作了一年左右的時間,有一天,他主動跟我說:“你作為一名博士生,你的工作可以了”。我聽了這話非常高興,一邊找博士后研究機會,一邊寫論文,很順利地在布里斯托大學航空系找到了博士后研究的機會。這樣我總共只花了兩年零一個季度的時間就由本科學歷拿到了博士學位,而我國內(nèi)的同學才剛剛完成碩士學位。盡管博士后的研究方向與博士期間的研究方向毫不相干,但由于我基本上掌握了一般的研究方法,因此,入門很快。博士后期間,是自己研究成果豐碩的一個階段,三年時間在國際學術刊物和會議上發(fā)表了16篇學術論文。我博士后導師的夫人喜歡說她丈夫與我是生產(chǎn)論文的機器(Paper Machine),因為我導師為了與我討論論文也經(jīng)常周末來加班,這在英國人中是不多見的。1993年回國后,盡管我的研究方向因客觀環(huán)境的要求而不斷變化,但在每一個方向上都能很快進入角色,并取得一些進展,也均發(fā)表了一定數(shù)量的論文。
?
因此,嚴格說起來讓我緊張的考試就是高考這一次,以后的發(fā)展非常的平順,甚至超過我的預期?,F(xiàn)在作為回憶和分析,為什么我能這么順利,我自己的感覺還是如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我有一個明確的追求目標,我希望當一名科學家。在我人生發(fā)展的過程中也多次碰上金錢和權力的誘惑,我始終不改初衷,不利于我目標實現(xiàn)的金錢我不掙,不利于我目標實現(xiàn)的權力和享受我也不要,只有對我的目標實現(xiàn)有幫助的行政工作我可以去做一點。如果要做一個企業(yè)家,當然應該是掙錢越多越好,如果要做一個政治家,官也是當?shù)迷酱笤胶?,如果把這兩種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來追求,也是很好的,也可以為國家為民族作出很大的貢獻。但我不是,我要追求的是做一個科學家。如果追求科學家目標的人也熱衷于金錢和權力,在我看來就是迷失了方向。人生目標的確定是一個世界觀和人生觀形成的過程,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就有什么樣的價值觀,這些都是哲學的問題,因此,我自己的一個體會就是,不管你從事什么職業(yè),學一點哲學是很有好處的。它是讓你樹立遠大理想的基礎,也是不被社會迷惑堅守你的理想的武器。我在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五十周年系慶大會上的發(fā)言就重點談了這個問題(全文可參見http://www.stsy.sjtu.edu.cn)。
第二是持之以恒的行動。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是要靠背后的巨大付出。運動員在國際大賽中奪取金牌,風光無限,是靠平時艱苦的訓練。我們承擔的“蛟龍?zhí)枴陛d人潛水器的研制,光立項就推動了10年。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后期,法國、前蘇聯(lián)、日本看到美國的一條4500米載人潛水器在海洋資源勘探和海洋科學研究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也積極研發(fā),分別研制成功了他們的6000米級的載人潛水器。我們所的領導和專家在1992年就向當時的國家科委(現(xiàn)在的國家科技部)遞交了在我國開展大深度載人潛水器研制的建議書,但一直到2002年才批準立項,研制工作又要花10多年,這個項目要到2013年才能完成研制,交付用戶使用。這個項目在2010年取得重大進展,成功完成了3000米級海上試驗,最大下潛深度達到3759米,使得我國成為繼美國、日本、俄羅斯和法國之后第五個具備3000米級載人深潛能力的國家??萍疾考夹g咨詢專家組認為“此次載人潛水器3000米級海上試驗的成功為我國載人深潛事業(yè)打開了通向6000米深度的大門,是繼去年1000米海試成功之后我國深海技術發(fā)展的又一個里程碑,也是我國科技發(fā)展史上一個具有歷史性意義的進步”。這一成就通過中央電視臺和各大報紙、網(wǎng)站的廣泛報道后,在國內(nèi)外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和很好的社會效益,入選了“2010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已經(jīng)成為與載人航天、探月工程、千萬億次高性能計算機并列的重大科技成就??茖W家要在某一個領域提出自己的理論,建立自己的方法,都是要靠長時間沉下心來的勤奮工作。要沉得下心來,必須要用一種宗教式的情懷來對待科學研究,必須要堅定不移地相信自己所選擇的理想目標。近代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認為宗教與科學存在著“牢固的依存性”,“科學沒有宗教就象瘸子,宗教沒有科學就像瞎子。”(《愛因斯坦文集》第3卷,第182-183頁)愛因斯坦明確表示:“我認為宇宙宗教感情是科學研究的最強有力、最高尚的動機。要是沒有這種熱忱就不能在理論科學的開辟性的工作中取得成就”。“要是不相信我們的理論構(gòu)造能夠掌握實在,要是不相信我們世界的內(nèi)在和諧,那就不可能有科學。這種信念是,并且永遠是一切科學創(chuàng)造的根本動力?!保ㄍ希?span lang="EN-US">379頁)在《科學和宗教》一文中,愛因斯坦說:“科學只能由那些全心全意追求真理和向往理解事物的人來創(chuàng)造。然而這種感情的源泉卻來自宗教的領域?!也荒茉O想一位真正科學家會沒有這種深摯的信仰?!保ㄍ希?span lang="EN-US">182頁)
第三是要積極開發(fā)自身潛在的智慧。所謂智慧,就是總能讓自己在冷靜的狀態(tài)下看待事物和處理問題。遇到困難和問題要沉著冷靜,遇到鮮花和榮譽同樣要沉著冷靜。只要在智慧的狀態(tài),再大的困難總是能找到解決辦法的,任何無助于問題解決的沖動和憤怒只會讓問題變得更加的惡化。有不少人往往能做到這一點,因而取得了一點成績,獲得了不少的鮮花和榮譽。這時,有些人可能就開始飄起來了,逐漸地忘了自己的目標,在環(huán)境的誘惑下逐步停止,最終也沒能真正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因此,我的一個重要體會是,要想實現(xiàn)目標還必須打開自己本身所具有的智慧才行。在我有機會每年跟一些清華來所實習的學生座談時,我都是反復地強調(diào),要明白知識與智慧的區(qū)別,知識是可以學習的,知識也是很快就會老化的,知識多不等于有智慧,智慧是需要開發(fā)的。學校的根本任務應該是啟迪開發(fā)學生的智慧,但就目前的我國教育現(xiàn)狀而言,我覺得很多老師以及家長均把灌輸知識當成了自己的本質(zhì)工作。因此,現(xiàn)在的學生智商很高,但智慧沒有開發(fā)出來,將來也未必能夠成為對國家和民族有用的人才。
?
4 對學弟學妹們的寄語
海門中學即將迎來了百年華誕,在過去的滄桑巨變的100年里,海門中學為國家和社會輸送了大量有用的人才。這些人之所以被社會評價為有用的人才,是因為他們有理想和抱負,有執(zhí)著的追求?;仡櫸易叩浇裉焖哌^的路,沒有例外地還是在重復驗證著這個道理。人生難得,來到人世間走一遭,七八十年,不是只是來看幾眼,享受幾下,而是可以利用這個機會為國家和民族做一番貢獻的,在做貢獻的同時,國家和社會支付給你的,足以能讓你的生活過得無憂,因此,你們無需把自己的主要精力花在自己的生活上。你對社會的貢獻也給你自己的子孫后代樹立了一個好榜樣,可以激發(fā)你的子女自強不息,只有這樣才能一代比一代強,才能實現(xiàn)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海門中學是我的理想騰飛的起點,也衷心地期望她也是你們理想騰飛的起點。
?
?
作者簡介:崔維成,男,1963年生。1981年江蘇省海門中學畢業(yè)后考入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固體力學專業(yè)。1986年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畢業(yè)后免試保送進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攻讀碩士學位,同年被選拔為預備出國留學人員在上海外國語學院進行英語培訓,1987年通過英語考試后于10月初赴英留學,1990年1月完成博士階段學習,1993年2月初完成三年博士后研究后回到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工作。現(xiàn)任該研究中心副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無錫市科協(xié)副主席,國際船舶結(jié)構(gòu)大會(ISSC)和國際船舶實用設計會議(PRADS)常委,五本國際雜志編委。其間,1999年4月至2002年10月曾被國家教育部聘為首批“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在上海交通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工作。主要從事船舶與海洋工程結(jié)構(gòu)力學方面的科研與教育工作。在完整和破損船體結(jié)構(gòu)的極限強度預報、船舶結(jié)構(gòu)的疲勞強度評估以及可靠性分析與設計等方面有創(chuàng)造性貢獻,在國際上率先提出海洋結(jié)構(gòu)物疲勞壽命預報的統(tǒng)一方法。2002年起,他擔起了大深度載人潛水器本體研制第一副總設計師和載人潛水器總體與集成子課題負責人的重任,承擔的“蛟龍?zhí)枴陛d人潛水器海試工作在2010年取得重大進展,入選“2010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見照片1)。在國內(nèi)外發(fā)表各類學術論文350多篇。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是我國“百千萬人才工程”一二層次首批人選和“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首批特聘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先后獲“船舶總公司優(yōu)秀青年”、“國防科技工業(y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中央企業(yè)優(yōu)秀歸國留學人員”、“全國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等多項榮譽稱號。2009年國慶60周年,他作為優(yōu)秀回國人員的代表,受邀參加天安門國慶閱兵觀禮(見照片2),并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見照片3)。
照片1 “蛟龍?zhí)枴陛d人潛水器3000米級海試成功入選“2010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照片2 崔維成在國慶60周年觀禮臺上
照片3 崔維成作為優(yōu)秀回國人員的代表在人民大會堂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照片4 崔維成正在給李長春等講解“蛟龍?zhí)枴陛d人潛水器